老厂子村董子,是村里一位让人敬重的长者。虽已年过七旬,但他依然精神矍铄,步履稳健,每天清晨都会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打太极拳。董子并非他的本名,只因他年轻时在村里的老厂子工作了大半辈子,大家都习惯这么称呼他,久而久之,连他自己也接受了这个亲切的代号。
董子的一生,可以说是老厂子村变迁的缩影。他见证了村子从贫穷到小康,从土路泥墙到柏油马路和砖瓦房的转变。年轻时,他在村里的农机厂当技工,手艺精湛,无论是修理拖拉机还是制作农具,都能得心应手。村里人说,董子修的机器,用上十年都不出毛病。而他更让人称道的是,从不吝啬传授技艺,带出了不少徒弟,如今这些徒弟有的成了企业家,有的还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退休后,董子并没有闲下来。他主动承担起村史整理的工作,用笔记录下老厂子村的点滴往事。他说:“时代变得快,但根不能丢。”在他的努力下,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故事和传统习俗得以保存。董子还热心公益,每年春节组织村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,雨季来临前带头清理沟渠,防止内涝。
董子的生活朴素而充实。他的小院里种满了蔬菜和花卉,他说这是他与土地最后的对话。儿孙劝他搬到城里住,他却总是笑着拒绝:“老厂子村是我的根,我在这里踏实。”
如今,董子已成为老厂子村的灵魂人物。他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,告诉他们勤劳、诚信和奉献的价值。正如村里人常说的:“有董子在,老厂子村就永远有温度。”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inadongzi.net/product/512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16 00:00:56